BOB半岛体育时下,无论是在时装秀场、社交媒体还是日常街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以“国潮”服饰来展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时尚的追求。“国潮”服饰作为融合新中式美学与国际时尚的新兴风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已然成为国际时尚界的一匹“黑马”。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国潮”服饰不仅体现了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更展现了中国设计的创新活力,以及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BOB半岛体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OB半岛体育,大众对于服装品位的追求也与日俱增。传统服饰文化受到关注,使得“国潮热”“民族风”不断升温。如今,随着“80后”“90后”,尤其是“Z世代”的崛起,年轻消费者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这一群体普遍追求时尚和个性化,也更愿意接受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服饰。由此,我们看到“国潮”服饰热门背后,是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度诠释,以及对于自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探索和表达。穿着“国潮”服饰也成为年轻一代表达个性和态度的一种方式。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中国有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文化自信心的提升,也是“国潮热”兴起的重要原因。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日益增强,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在穿着上。“国潮”服饰成为一种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外在表现,传递着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和自觉传承。例如,“国民顶流”马面裙被称为今年的“开春第一裙”,在全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款发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两代的传统裙装快速“出圈”,足可见年轻人对东方审美的喜爱。
清代绯红色提花纱镶黑缎绿绦边刺绣仕女纹阑干裙(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
在近些年的国际时装周与展会上,“国潮”服饰的设计作品频频亮相,展现了中国设计师的文化自信和独特时尚视角。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上,中国云南楚雄以“流光彝彩、美美与共”为主题,发布了40套缀饰彝绣元素的时尚服饰,将中国传统的彝族刺绣工艺与意大利面料相结合,展示了独特的中国民族风和东方美学魅力。在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诸多以新中式美学与东方智慧为灵感,集合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精美“国潮”服饰惊艳亮相BOB半岛体育。秀场上,更有设计师从苗族非遗工艺中获得灵感,通过作品讲述苗族“蝴蝶妈妈”的故事。
“国潮”服饰的独特风格在于融合了新中式美学和国际时尚的设计理念。其清新典雅、大气端庄的风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内敛华贵,又注入了现代流行元素,使得整体造型更具时尚感。“国潮”服饰在色彩搭配上颇具特点,常采用中国红、月白色、柿子色、靛蓝、石青色、桃花色等中国传统色彩,营造出浓厚的中国古典风韵;在服饰剪裁上,多融合中式立领、交领、褶皱等传统元素;在面料选择上,则采用丝绸、麻布等中国传统面料;在图案和配饰上,常借鉴中国传统刺绣、镂空等工艺。这些设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赋予“国潮”服饰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时尚魅力。
如今,“国潮”不仅在年轻人中流行,也逐渐渗透到“熟龄”消费群体中。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增加,“国潮”服饰在海外市场尚有发展空间。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国潮”服饰的影响力?
首先,设计师需要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国潮”服饰进一步展现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让融入新中式美学的“国潮”服饰彰显当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的新诠释,讲出新的故事。其次,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为“国潮”服饰的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渠道。时尚博主、明星代言以及品牌宣传等应积极发挥社交媒体平台作用,助力“国潮”服饰走进大众生活。再者,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新中式美学与国际时尚设计理念和潮流元素相融合,增强“国潮”服饰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后,还应注重新一代设计师人才的培养,让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设计师和从业者为服饰市场注入活力,也为“国潮”服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国潮”服饰的走红不仅代表中国时尚产业的崛起和崭新气象,更是中国设计师和消费者文化自信与日俱增的体现。让我们期待“国潮”服饰在未来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为中国时尚产业的繁荣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BOB半岛体育。
注:原文字发表于《中国民族报》第05B版:文化周刊·视点2024年3月29日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BOB半岛体育、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研究,服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和“博物馆”两个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注:闭馆前30分钟停止入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闭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